2009年10月9日星期五

《聪明》(星洲副刊5-10-09)

侄儿是个机灵的小人儿,英文和音乐细胞都不错,就是华文一塌糊涂。

那天教他补习,看着没有一句没错字的造句,我懊恼了起来。二年级了,连基本的“外公”,都写成“处公”!笔划长短、大小距离傻傻分不清楚。我该怎么教他呢?只有按部就班,把他不会的生字全部要求他练习一行。当生字越来越多,他也开始紧张了,为了减少一些作业,他总是嘟嚷着“我会写的!”,然而很多字,他写出来不禁让人莞尔一笑,可谓是仓颉再世,造了不少新字。比如头上生草的“狗”多出了草字头,没有墨水的“图”少了两点......

其中一词,最发人深省。“聪明”二字,到了他的手上,变成了四个字:“哥总日月”!身为长子的他,是家中的大哥哥,可是他的小聪明,又岂是身为哥哥就能获得的呢?“总”字上面的两点,恰如我们的两只眼睛;其下还有“口”和“心”。的确,要成为聪明有智慧的人,是需要用眼睛看、用口发问、用心记取,还得日日月月不断练习。最重要的还是大大的“耳”,听取他人的教导和建议。而他,恰恰是缺少了细心聆听,总是自己看了题目就随便作答,所以成绩才会一团糟。

原来,人写的字,就像人心的倒影,从一个字,就反映出了他的问题所在。我们不得不佩服造字者的用心,和世间万物的奇妙。

我捏了捏他的耳朵,要他永远记得,聪明的人必须带着耳朵,注意听讲。
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会用耳听、用眼看、用口问、用心记、每日每月勤奋用功的聪明人!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